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:
小明每天都要搭火车上班,可是他每一天都会遇上火车误点的问题。于是,小明只好每天早起一个小时,乘搭早一班“误点”的火车上班。
有一天,小明如常去到火车站等火车,没想到这次的火车误点误得太严重了,害小明一边等一边干着急。他看着火车的时刻表,越看越恼火,破口大骂说:“火车每天都误点,这时刻表到底要来干什么用的?”
在柜台内吹冷气上面子书的售票员凉凉地回答他说:“如果没有时刻表,又怎么知道火车误点误了多久呢?”
昨天,我国的财政部副部长林祥才向国会下议院提呈附加供应法案一读,以寻求通过去年额外花掉的100多亿令吉的拨款,这已经是第二次提呈的附加供应法案了,也就是说,去年政府两度超支(而现在才是2012年三月尾而已),上一个附加供应法案总值130多亿。
近年来,我国政府年年都会提呈这个寻求通过额外开销的附加供应法案,我一直在想,究竟财政预算案是做来干什么用的?当我还在大学搞生活营的时候,也有试过要规划财政预算案。我记得那几乎是我们全体筹委的一场噩梦——首先,我们必须列出自己小组需要用到的任何有可能的开支,然后讨论每一项开支的必要性。例如我是附属生活营内的课程组的,负责生活营内的各项讲座及课程,我们需要用到一些文具,也许有人想到说我们需要买剪刀,那我们就会开始辩论:“一定要买吗?我们自己没有吗?什么地方需要用到剪刀?”如果辩论过后发现那是不必要的开支,那我们就会把它删除掉。删除不掉的开支,才会列入财政预算案里面,之后在填上金额——但事情还没结束,在我们填上金额的时候,又要进行另外一轮的辩论:“为什么影印费是四分钱一张而不是三分钱一张?在XX影印店才三分钱一张。”
千辛万苦做好了自己小组的预算案,就可以在开会的时候提呈——然而,我们还要聆听别的小组的预算案,并进行辩论,如果发现预算案有错误,还要连夜修改,以便在第二天的会议内顺利通过。通常,我们所预定的预算案,到最后还是发现可以再删减的,而这个为了预算案而开的会议,几乎就成了所有筹委的噩梦——但当生活营顺利举办之后,我们不仅没有超支,反而还有剩余的款项可以捐赠出去,那是因为每一笔的款项,我们都是经过深思和辩论才拟定的,因此我们清楚自己使用的每一分钱。
小小的一个生活营的财政预算案都如此慎密,更何况是国家的财政预算案呢?但事实并不如此。马来西亚近年来连年超支,每年都有需要寻求通过的附加供应法案,而这些法案通常都是以百亿作为计算单位的。是谁纵容我们的政府花钱如流水的?这些额外花掉的钱,如果无法在国会得到通过怎么办呢?是谁会负责买单?还是无论如何国会还是会通过这些附加供应法案?那又为什么国会“无论如何”都会通过这些法案?难道没有人应该为了这些额外的花费而负责?那岂不是放任了这些吃饱撑着没事干、花钱如流水的高官们继续不负责任的先斩后奏,把人民的钱当垃圾一样倒掉?
难道我们真的要等到财政部公开承认:“如果没有财政预算案,我们怎知道会超支多少呢?”我们才会想起,财政预算案的真正功能应该是什么?而政府的真正功能又应该是什么吗?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